山东花卉网官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文学云作家报齐鲁号花友会
图文热点
    查看: 6937|回复: 5

    花朝节丨百花生日,春天最美的日子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186

    主题

    207

    帖子

    632

    积分

    超级版主

    Rank: 8Rank: 8

    积分
    632
    发表于 2018-3-28 21:36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  一开始,春天是从凛凛寒风中的第一点梅花里漫出来的。然后从山茶,从水仙,从迎春,从桃李梨杏的花蕊中迫不及待地往外涌。当这春意完全占领了九州的时候,花朝节就到了。

    图片|来源于网络

    比起元宵和中秋,花朝节的名声在今天并不那么响亮。但它由来已久,早在春秋的《陶朱公书》中就有记载:“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,无雨百花熟。” 古人与花亲厚,在他们心里,这些默默无语的娇嫩生灵,可相伴朝暮,可结为亲友,自然也应有生辰岁庆。这样孩童一样纯真的设想,让花朝从一开始就裹着浪漫的气息。

    那时候,人们喜欢将“花朝月夕”并称:“花朝月夜动春心,谁忍相思不相见”。两个节日,一为春序正半,百花争望,最堪游赏,一处清秋之中,明月皎皎,诗酒谈欢,在一年中遥遥辉映,让人对柴米油盐的生活有了期待。这是古人对于自然恩赐最由衷的信奉。

    正因为有所期待,有所信奉,这场春天的邂逅总是被格外珍惜着。

    ▲《 花神胜会》 潘振镛(1852~1921)

    珍惜的,是花正好

    每到花朝节清早,女孩子们会绾帘出阁,游春野步,将五色纸笺悬系在花枝上,谓之“赏红”。 “春到花朝碧染丛,枝梢剪彩袅东风。”写的就是这一习俗。唐人还有一句“朔风如有意,容易莫摧残”,道尽了护花人的怜惜。

    这种惠及草木的温柔早有记载。唐朝有个叫崔玄微的处士,家有名苑,花木繁盛。许是看他爱花之心赤诚,花精们化为少女来访,还教他置备彩帛,绘日月星辰,悬于园中花枝。那年花朝节狂风大作,洛阳城折树飞沙,只有崔家园子里的花木得了护持,安然不动。这个故事很得爱花人的喜欢,悬彩护花因以成俗。

    唐人这种爱花成痴的性子有自上而下的成分。唐太宗、武皇、穆宗,个个都是“花痴”,不仅种花、护花、赏花,还要趁着花好,吃上一些。每年花朝节,武则天都会令宫女遍采百花,和米一起捣碎,蒸制成糕,飨宴群臣。这样制作出来的糕点兼具花的馥郁和谷的芬芳,很快也流传开来,形成节俗。

    ▲ 《花神图》沈燧(1891~1932)

    宋人对花朝的热情有增无减,连童叟百姓也参与进来。因此每到花朝,更加热闹,“国中罢市、红翠出游”。 除了踏青,赏花,雅集,还流行种花、挑菜、扑蝶等活动,更添了许多生活气。此时无论男女,都乐于将大朵的鲜花簪在鬓侧,招摇过市。他们已经不满于只做一个旁观者了,他们要参与这花开,要炫耀这盛景,要把春天揉进自己的存在里。

    赏花、护花也好,食花、簪花也罢,体现的其实都是人们对匆匆花事的留恋和珍惜。因为曾经珍惜,也就无惧于时光流逝,花谢花飞了。

    图片|来源于网络

    珍惜的,是春未尽

    传说中,花神掌管着植物的春长夏养,所以乐于过花朝节的不仅是爱花的风流客,更有花农和谷农。

    因为正值芳菲酝酿之际,农家喜欢在这一天摊晒各类种子,最好是能凑齐“百样种子”,以祈丰收。预卜的方法也简单得可爱:是日晴好,就是百物丰熟的吉兆了。

    除此以外,花农们还会在花朝节集于花神庙内设供,演戏娱神,以祝神禧。东北一带讲究用素馔来供奉,苏州则会宰杀牲畜,恭祝仙诞。不管以哪种方式,真挚的心愿是共通的:祈祷花神保佑,风调雨顺,百花竞放,五谷丰登。

    这样的活动会一直延续到夜里,人们提着各色的“花神灯”在花神庙附近巡游,热闹的场景恐怕不亚于上元节的夜市。

    因为春耕时间宝贵,旧时的官府还会在花朝节出郊劝农。实际上哪用劝呢?这些对生活怀着无限希望的淳朴农民,每一年都像珍惜生命一样,珍惜着未尽的好春光呢。

    图片|来源于网络

    珍惜的,是人常在

    每到花朝节,就会忍不住幻想古时候的雅集:少女们在花魁树下就地设席,甚至褪下红裙以为宴幄, 圈出一方只属于少女心的小天地。在这里,她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谈天欢笑,抽花签、飞花令、斗百草、起歌舞……一阵风来,落花满天,拂了一身还满,明媚的笑颜醉倒花下,这场景足以定格百年。

    如今的壮族也过花朝,称之为“百花仙子节”。节日里青年男女汇集在长有木棉树的平坝,遥相对歌,在真挚的情歌声中抛绣球、赠花为媒。所得绣球不带回家,待日落分手时,挂到百花仙子所住的木棉树上,祈求百花仙子保佑爱情永结,心地洁白。

    无论是闺蜜间的畅谈,还是情侣间的私语,“陪伴”让这个节日变得像花蜜一样甘甜,像花香一样馥郁。有时候觉得,人的情感正像是春天的繁花一样,让人如沐春风,就像找到了心灵皈依的处所。

    所以到今天,即使花朝节盛名不再,人们还是会趁着春光明媚,花事正好,出门寻春,那些花开花落还是会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美学神经。

    今年花朝节,愿你也能不负花时,不负良辰,能与重要的人一起,备春酒,浴春风,醉一场花开漫天的春日宴。

    ▲《花神图》 乙巳(1905)

    今日花朝节,了解了节日的基本知识,我们再来看看古人与花的那些鸳鸯谱。

    中国古代一直有“花神”之说,在诸多历史人物中,为各式花朵寻找了“代言人”——其人或有与花相关的轶事、或有描绘此花的名句、或与此花的精神品性相通……传说版本各异,一种春花,往往有数位花神。选人作为花的代表,也是古人对花的一种玩赏方式,可谓独到的“花神文化”。

    图片|来源于网络

    桃花男神崔护

    一面结欢好,诗成覆死生

    春日时节,独自踏青的崔护叩开了小院的柴扉,讨一碗水喝。应门的妙龄少女取了水来,便斜倚院中桃树,夭桃灼灼,花下少女竟比它更多一分娇媚。

    次年,崔护忆起少女,循旧路前往探访。却只见院门紧闭,杳无人声,唯余桃花纷纷。他心中失落,留诗于门扉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

    数日后,崔护再访山村,只听小院中哭声哀痛。一老者出来问道:“你就是那薄情的崔郎?你杀我女!”原来少女对他一见倾心,只盼他再度造访,苦等一年却因举家外出,恰与崔护错过。回来看到题诗,以为缘分已尽,竟抑郁而亡。崔护见到少女遗容,悲呼道:“崔护在这了!”这一哭喊,少女竟悠悠转醒,死而复生。天公作美,崔护与少女终成眷属。

    晚唐崔护确有其人,也的确留下了“人面桃花”的神来之笔。但他与桃花少女的纠葛,出自笔记小说《本事诗》,这更像由桃花诗而展开的文艺联想,未必是真事。不过,因为这段传奇,崔护还是被后人选作了桃花之神。

    图片|来源于网络

    桃花男神刘晨、阮肇

    桃源神仙界,沉醉忽忘归

    东汉年间,浙江天台山藏着种种珍贵药草,还藏着通往仙界的隐秘道路。相传有村民刘晨、阮肇入山采药,迷途粮尽,幸而在绝壁上发现一棵大桃树,便采桃子充饥。而后沿着桃树下的溪水溯流而上,竟遇到两位绝色美女,邀他们归至家中,以身相许,结为夫妻。刘阮二人沉醉温柔乡,恍惚十余日,才想起应当回家报声平安。美女苦留不得,遂指点了下山路径。

    出得山来,世间竟沧海桑田,早已不是东汉,而是晋朝。刘阮这才醒悟,所遇乃仙女,桃花深处,实为仙境。何去何从?刘晨心想,无论汉晋,安稳度日就好,于是在人世间娶妻生子去也。阮肇却看破红尘,修仙入道,飘然不知所踪。因为这段“仙缘”,刘阮二人成了桃花神,但那通往仙境的桃树、溪水,一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,再不为后世所见。

    图片|来源于网络

    桃花女神息夫人

    身葬桃林恨红颜

    还有一位公认的桃花女神,是春秋时的息夫人。她本是陈国公主,嫁往息国时,途经蔡国,蔡侯对她轻薄无礼。息侯闻讯大怒,说服楚王兴兵灭蔡,俘虏蔡侯。蔡侯怀恨,又知楚王好色,就故意盛赞息夫人貌美。楚王果然动心,又灭了息国,抢走美人。

    息夫人想尽节自杀,楚王却以息侯性命为要挟,迫使她委曲求全。在楚宫中,息夫人虽受盛宠,却从不对楚王稍露笑容。民间相传,她入楚三载,终于趁楚王外出,逃出宫去见息侯,二人殉情于桃林中。于是息夫人被后世称为“桃花夫人”,人们还设“桃花庙”祭拜她。

    然而,息夫人毕竟是“红颜祸水”,直接导致了蔡、息两国覆灭,虽然性情刚烈,委身仇敌却也是事实。这使后人对她褒贬不一,评价随时代风向而不断变化。

    而古人对桃花的看法,在不同时代也有天壤之别:先秦时,以桃花喻红颜纯属赞美,还有祝福多子之意;唐宋后桃花格调渐低;至明清,粉红的桃花已被归入“艳俗”之流,甚至用来暗喻娼妓。因此,在对女子品行要求严苛的明清,人们奉息夫人为桃花女神,其中情感颇为复杂,既有怜惜,又暗含讽喻。

    图片|再见面包树-摄

    白碧桃花神杨六郎

    素装干练武行人

    花神不仅可以是才子佳人,也能是刀口舔血的武将。北宋“杨家将”的代表——六郎杨延昭,就是白碧桃的花神。

    明清时,杨家将故事广为传唱。小说、戏曲里的杨六郎,都是“银盔银甲素罗袍,胯下白龙马,掌中亮银枪”,英姿凛凛,有勇有谋。更可贵的是,纵使小人中伤、敌国反间,他也不改报国诚志。这股正气,便让人联想到当时盛行的“桃木祛秽”之说。

    恰在彼时,桃花也由花匠培育出了诸多新品种。其中白碧桃与粉色桃花迥异,白花重瓣,既像武生的白袍,又有一种洁净正直的气质。因此,尽管桃花神已然不少,杨六郎还是被特别提出,独掌了白碧桃这一支。

    图片|曾经楼兰-摄

    杏花神董奉

    妙手回春尊杏林

    东汉末年,天下三分,江东吴国出了一位名医董奉。彼时正有名满天下的华佗,为关羽刮骨疗毒、为曹操隔空诊脉。董奉从未给大人物看病,却能与华佗并称“建安神医”。他所医治的大多是寻常百姓,不仅医术高明,而且常怀仁心。

    董奉隐居在福建山区的家中,找他看病,不用花钱、送礼,只需种树权当诊金。重病治愈者,须在后山栽植五株杏树;轻病治愈者栽杏一株。如此十年,董奉居所周遭,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杏林,有杏十万余株,春日繁花,夏日硕果。杏子成熟时,人们可以用谷子交换,董奉再拿所收的谷子去赈济贫民。坐拥杏林、悬壶济世,董奉被尊为杏花神再恰当不过。而世人对医者的尊称“杏林中人”,也正是由他的事迹衍生出的。

    杏的风评,也有与桃相似的演变过程。春秋时孔子杏坛讲学,“杏”曾是十分雅正的意象。宋朝叶绍翁写下“一枝红杏出墙来”纯属描绘春景,断然想不到后人会用“红杏出墙”指代女子不贞。然而人们欣赏杏花“轻红”、娇柔之态,宋朝后渐渐流行用它比拟美女。到明清时,杏花已成了风流女子的代称。

    因此,除了董奉,杏花神也有女性人选。例如阮文姬,此女名不见经传,仅有艳情笔记《钗小志》中提到她“插鬓喜用杏花”。如此杏花神,不但牵强,格调也差远了。

    图片|_weilan-摄

    梨花神谢道韫

    梨花冰雪质,轻絮寄才思

    梨花、瑞雪、柳絮,皆是洁白轻盈之物,古人常用它们相互比拟。正是这种联系,让后人选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梨花女神:谢道韫。

    这位东晋才女最出名的,就是“谢家轻絮”的典故:名士谢安为本家子女讲解诗文,天降骤雪,谢安欣然问:“白雪纷纷何所似?”侄子用“撒盐”来形容,侄女谢道韫却说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谢安激赏不已。

    后来谢道韫嫁入门当户对的豪族王家,东晋末期时世动荡,她的夫婿子女都被乱军杀死。谢道韫怀抱3岁的外孙,亲持兵器,带领家中女眷奋起反抗,终因寡不敌众被俘。乱军首领久慕其才,更敬佩她的骨气,当即释放她并派人保护。谢道韫便隐居起来,平静度过余生。

    谢道韫既有“咏絮”名句,又有如雪高洁的品性,所以与轻絮、白雪相通的梨花,便请她做花神。

    图片|来源于网络

    李花神韩愈

    连天雪花当长歌

    李花洁白,理应为喜爱高洁品性的士大夫们所赞颂,无奈它总与桃花同时开放,人们往往将桃李并称,久而久之,单独观赏、赞颂李花之人也少了—都是桃花惹的祸,抢了李花的风头!

    然而总算还有人懂得李花之妙。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韩愈,就不惜辞藻,力赞李花。他有数首咏李花的长诗广为传诵,最知名的《李花赠张十一署》开头便道:“江陵城西二月尾,花不见桃惟见李。”只看李花,不看桃花,可谓不同俗流。另一首诗中则说:“谁将平地万堆雪,剪刻作此连天花。”素雅壮阔,颇得李花神韵。于是后人评选花神,都认为韩愈配称李花的知己。

    南宋诗人杨万里还专门思度过:何以只见李、不见桃呢?一天他偶然夜观桃李,只见红艳的桃花晦暗不清,雪白的李花格外醒目。原来韩愈都是夜赏李花啊!

    图片|李白鹿-摄

    海棠花神孙道绚

    误传春花信,何必醉春风

    海棠花趣谈,有著名的“海棠春睡”——唐玄宗召见杨玉环,她宿醉未醒,到天子面前时,双颊晕红、钗横鬓乱,别具美态。玄宗便笑道:“这是海棠花没睡醒啊!”

    还有苏东坡的一桩轶事。说是歌妓李宜(一说李琦),屡向他求墨宝而不得,一次酒宴上又敬酒求诗,苏子先卖关子:“东坡居士文名久,何事无言及李宜?”然后在众人诧异中续道:“恰似西川杜工部,海棠虽好不吟诗。”蜀地海棠有盛名,久住西川的杜甫却没写过海棠诗,我对着你这样海棠花般的美女,也只能赞叹,写不出文字来夸你啊!

    杨玉环、李宜、杜甫、苏东坡,都与海棠颇有渊源。然而明朝人评出的海棠花神,却是一位不太出名的女子:孙道绚。

    孙道绚是宋代才女,三十丧夫,终生守节。宋代又恰有一首“孙氏女”追忆亡夫的海棠花词《忆秦娥》,便有人误传为她所作,继而推她做花神。海棠娇艳易落,寓意或为红妆、或为伤春,怎么看都与孙道绚无关。她大约是众花神中,最稀里糊涂当选的了。

    ◎本文综合自“物道”与“中国国家地理”(文章选刊于《博物》2015年3月刊),图源网络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贡献值排行榜: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186

    主题

    207

    帖子

    632

    积分

    超级版主

    Rank: 8Rank: 8

    积分
    632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3-28 21:40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
    农历2月12日“花朝节”,原来和这两个大人物有关

   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二日,是美丽的传统节日“花朝节”。中学语文教材(人教版)收录的袁宏道的作品《满井游记》中写道:“燕地寒,花朝节后,余寒犹厉。”文后是这样注释花朝节的: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,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。

    ​

    传说,远古时期人间是没有任何鲜花的,神农大帝只能用各种草与疾病作斗争。后来,玉帝因为神农功德巨大,便召他上天庭,想把他收入仙班。可是神农大帝心系天下苍生疾苦,拒绝了玉帝的邀请。这件事很快就被花神仙子知道了,对神农大帝十分敬佩。于是赠给神农一些盘古大神留下来的花种,并告诉他,鲜花不仅能将人间装扮得更漂亮,还能与草药配合治疗更多的疾病。神农十分高兴,几经曲折,在花神仙子的帮助下,终于使人间到处盛开了鲜花!

    ​

    因此,花朝节也叫“花神节”。人们感念花神仙子的善心和功德,纷纷在花朝节这一天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,一示感谢之意,二来也是祈求花神仙子的护佑。据小编所知,我们这里流传下来的习俗主要是“剪五色花”和“打耳洞”。

    ​

    “剪五色花”指的是花朝节这一天,年轻的姑娘们用五色彩纸剪成花粘在树技上,名之为“赏红”,既表示对花神仙子的敬意,也表达了人间百花盛开、五谷丰收的美好愿望,寓意吉祥。

    ​

    “打耳洞”是什么意思呢?它指的是妈妈们当自己的闺女八九岁时,便在花朝节这一天给她打耳洞。寓意是希望自己的闺女能得到花神仙子的保佑,长得健康,长得漂亮,长大后戴一个好看的耳环,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
    今天是花朝节,小编也想借花神仙子的愿力,祝福您人生如鲜花般美丽!财运,福运,工作,学习,家庭,事业,爱情,亲情,都如鲜花般盛开!
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186

    主题

    207

    帖子

    632

    积分

    超级版主

    Rank: 8Rank: 8

    积分
    632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3-28 21:42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
    今日二月十二花神诞,十二花神都是谁?为何敬奉他们为花神呢

    今日农历二月十二,是民间纪念百花的节日,也称“花朝节”,人们也认定这天为百花的生日。但各地对于花朝节的日期,并不统一,大都选择在二月份。在节气里,农历二月份基本上处于春分和清明节气中,正是踏青赏花的时候。对于二月十二日,也有称为“扑蝶会”,大概就是孩童及青年男女在花丛中嬉戏追蝶而得名。

    花朝节·网络供图

    提到花神,在传统文化中,是按照十二个月配备当月花神的,因此这十二花神更为人们所信奉。然而由于对十二花神的认定角度不同,在民间就存在了至少六个体系的十二花神。但经过总结,大体逃脱不了这三个体系,分别是十二男花神、十二女花神、混合十二花神。虽然这么分别各成一类,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寻的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:

    花朝节·网络供图

    首先说十二男花神,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,被认定为相关的花神,应该说和他们的文学作品有直接关系。如二月梅花神林逋(bū),据说终身无妻无子,曾隐居西湖,种梅养鹤,人称“梅妻鹤子”,诗作《山园小梅》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两句,被后世称赞至今,所以就被认定为梅花神了。

    梅花神·林逋雕像

    在这一十二男花神中,其他月份花神暂录如下:正月兰花神屈原,有“滋兰九畹,树蕙百亩”相关诗句;三月桃花神皮日休,有《桃花赋》;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,有《洛阳牡丹记》;五月芍药花神欧阳修,赞此花为天下之冠;六月石榴花神江淹,有《石榴颂》;七月荷花神周敦颐,有《爱莲说》;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,有“谁道花无百日红,紫薇长放半年花”诗句;九月桂花神洪迈(或洪适),有《桂花》诗;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,有《窗前木芙蓉诗》;十一月菊花神陶潜,有“采菊东篱下”诗句;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孙,有《水仙花赋》。

   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
    另外女十二花神,基本就是选取了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及后宫妃子等,之所以被认定为十二花神,多是与她们一些经历和传说有关。如四大美人二月杏花神杨玉环、六月莲花神西施、十月芙蓉花神貂蝉、十一月山茶花神王昭君都位列花神。在与十二男花神不同的是,在其他版本中都是二月是杏花神,一月是梅花神;至于其他月份花,也有几个不尽相同,就不一一说明了。

    杨玉环·影视图片

    至于那些男女混合的十二花神,大致就是这些花神相互掺和,加上《牡丹园》剧本的充斥结合来的。在不同版本里的十二花神中,需要特别说明的有两位,一个是“梅花妆”的创造者寿阳公主,因为“梅花妆”来历一事,被信奉为一月梅花神;另一位是五月石榴花神捉鬼先师钟馗,这个就大概和五月辟邪的文化有关了。
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186

    主题

    207

    帖子

    632

    积分

    超级版主

    Rank: 8Rank: 8

    积分
    632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3-28 21:44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
    花朝节:十二月花神,总有你喜欢的一位

    花朝节,为百花的生日,这个节日通常为农历二月初二,二月十二,二月十五,也就是今年的三月十八日,三月二十八日,三月三日一日这三天。

    今天正好是二月十二,在这一天,我们一起看看这即将被遗忘的节日——花朝节吧。

    花朝节

    花朝节最早记载于《陶朱公书》,书中记载“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,无雨百花熟。”各地日子不同,也是因为各地花期有异。

    在这一天,大家都会相约好友一同出去游玩,踏青赏花,看看春天最美的时节,想想都非常开心啊。

    花朝节习俗

    一、祭花神

    作为百花的生日,祭花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,在这一天,人们会摆上香案供品,开始按照奠币、初献、亚献、终献、读祝、焚祝、饮福受胙、分胙的步骤来祭花神。

    小伙伴们在这一天如果想要参加祭花神的活动,则一定需要注意衣着是否庄重的问题哦。

    二、踏青

    花开时节,总是异常美丽,这时候怎么能不去观赏这些美景呢?这些美丽的花儿,一人独赏可是无味,大家一起边赏花,边聊天,一同喝些茶,偶尔玩儿一些有趣的游戏,才真正是最美好的事情啊。

    三、赏红

    这可是展现女孩子心灵手巧机会哦,在花朝节时,女孩子会剪一些美丽的五彩纸等放在花上,为献给花神的礼物,用此来装扮花神,装扮最美的花神便为魁。

    四、簪花

    在发间簪花的习惯自古就有,从宋朝开始尤为兴盛,不论是真花还是用彩帛剪出的花,都可以簪在发间做装饰。

    这些美丽的花朵可不要独享,记得送朋友几朵。想想看,连花儿都可以跟闺蜜凑成“闺蜜装”,是不是很开心呢?

    五、花糕

    传说女皇武则天喜欢鲜花的味道,花朝节时便命令宫女采集鲜花与捣碎的米一同蒸成糕点,做成各式各样美丽的形状,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花糕赏赐给大臣。

    这样上行下效,吃花糕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花朝节的风俗之一。

    据《广群芳谱•天时谱二》引《诚斋诗话》:“东京(今开封)二月十二曰花朝,为扑蝶会。”节日期间,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,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,称为“赏红”。

    既为花朝节,咱就来聊聊花儿的事儿,比如——十二花神。

    清代蔡云有诗云:"百花生日是良辰,未到花朝一半春;红紫万千披锦绣,尚劳点缀贺花神。"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。

    当然,十二花神说法不一,小文不过献君一笑尔,不必认真,亦不必拘于此。

    一月 梅花 江采萍

    江采苹,就是唐玄宗的梅妃,不仅长得丰神秀骨、楚楚动人,且擅诗赋善歌舞,琴棋书画无不精通。唐玄宗自得江采苹,如获至宝。

    江采苹爱梅如狂,所居之处遍植梅树,也如梅花气度高雅娴静,性格坚贞,唐玄宗戏名曰梅妃。宴会上,梅妃时常吹白玉笛,作《惊鸿舞》,一座光辉,惊艳四座。后因杨贵妃的出现,梅妃失宠。

    而后,唐玄宗对梅妃心有愧意,便赐一斛珍珠给梅妃。梅妃不接受,且回诗《谢赐珍珠》。皇帝看完诗,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,取名《一斛珠》。

    传说安史之乱,唐玄宗只携杨贵妃出逃,梅妃在兵乱时为了守住清白,让人用白绫紧裹投井自尽。

    二月 杏花 杨玉环

    杨玉环,中国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,天生丽质,精通音律,擅歌舞,并善弹琵琶。杨玉环自入宫以来,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,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。

    安史之乱平定后,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,只见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风而舞。玄宗回宫后,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,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。

    三月 桃花 息夫人

    相传,春秋时代楚国息侯在一场政变中,被楚文王所灭。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,想要强娶,息夫人不肯,乘机偷出宫去找息侯,见息侯自杀,息夫人也随之殉情。

    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,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,就立祠祭拜,也称她为桃花神。

    四月 牡丹 欧阳修

    牡丹,人称花中贵主,位居群芳之冠,雍容华贵,茂盛美艳,有国色天香之誉,《花经》和《瓶史》把它列为一品九命。

    而名满天下的欧阳修绝爱牡丹。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,寻觅牡丹佳品,著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《洛阳牡丹记》。牡丹花朵硕大,花容端丽,素有"花中王"之称,后人把它作为"繁荣富强,和平幸福"的象征。

    五月 石榴 钟馗

    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。于是民间传说的”鬼王"钟馗 ,便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。钟馗生前性情暴烈正直 ,死后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。其嫉恶如仇的性格,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,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钟馗,视为石榴花的花神。

    六月 莲花 西施

    西施,原为越国浣纱女,乡人时常在荷花边看她的曼妙倩影。她天生丽质,禀赋绝伦,连皱眉抚胸的病态,亦为邻女所仿。

    后被图谋复国的越王勾践从民间选出,加以培训后献与吴王夫差,使其沉湎女色,不理朝政,帮助越王复国成功。相传吴亡后西施随范蠡驾扁舟泛五湖而去。

    七月 玉簪花 李夫人

    李夫人,即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夫人。由其哥哥宫廷乐师李延年献给汉武帝,自进宫,李氏宠冠后宫,号为李夫人。李夫人极爱玉簪花,每日梳妆罢,必插一朵玉簪花于鬓旁。

    后李夫人病重,至死都不肯让武帝见她一面,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,死后宗室得以继享安泰富贵。

    因其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玉簪花一般,人们就以她为七月玉簪花的花神了。

    八月 桂花 绿珠

    绿珠,西晋石崇的爱妻,她善吹笛而貌美。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,石崇不肯,最后石崇被赵王所杀,死前石崇对绿珠叹息说:“我竟然因为你获罪。”绿珠流泪道:“愿效死在你面前。”于是绿珠堕楼殉情。

    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,并封她为桂花花神。

    九月 菊花 梁红玉

    梁红玉,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,见识不凡,胆略过人。曾星夜抱子驰马奔赴秀州知会韩世忠回京城勤王,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乱,得封安国夫人。后宋高宗听信谗言杀岳飞,韩世忠愤然辞官,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。

    因巾帼英雄梁红玉似菊花的气节,又如菊花隐逸淡泊,民间便将梁红玉奉为菊花神。

    十月 兰花 屈原

    兰花生于深山幽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,不因清寒而萎缩,故有“花中君子”之誉。

    屈原素有“兰花情结”。他极爱兰花,在家“滋兰九畹,树蕙百亩”,也常身佩兰花。屈原深爱国家,见朝政腐败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无法实现,最后投江自尽。

    屈原的怀才不遇,有如山谷幽兰,无人欣赏,却依然保持气节,永远散发幽幽清香。

    十一月 山茶花 王昭君

    王昭君,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,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,自此一直无缘君面。

    时呼韩邪来朝,帝敕以五女赐之,王昭君主动出塞和亲。临辞大会,见昭君丰容靓饰,光明汉宫,顾影徘徊,竦动左右。帝意欲留之,而难于失信,遂与匈奴。

    王昭君出塞的功绩在于,汉朝与匈奴和好,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。

    十二月 水仙 甄宓

    洛神甄宓,即文昭皇后。十来岁的时候,天下动乱,又闹饥荒,甄家有储谷,甄宓就劝母亲,将谷物赈济亲族邻里,广施恩惠。其善良聪慧可见一斑。

    后甄宓被曹丕纳为夫人,有宠于曹丕。甄氏对曹丕后宫有宠的姬妾,劝勉她们努力上进;对无宠的姬妾安慰开导,并常常建议曹丕为子孙昌盛多娶妻妾。曹丕要废黜嫡妻任氏时,甄氏为任氏求情。

    然而甄宓最后却被构陷,被曹丕赐死。魏明帝曹睿即位后,谥她为文昭皇后。

    水仙花,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,超尘脱俗,宛如水中仙子。甄宓贤良淑德,其姿态飘逸清雅,有如凌波仙子,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花神。

   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
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186

    主题

    207

    帖子

    632

    积分

    超级版主

    Rank: 8Rank: 8

    积分
    632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3-28 21:46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
    古人赏花很好“色”,但更在乎“香”,国色是牡丹,国香是什么?

    古人春日赏花识香风俗

    本文作者 倪方六

    初历二月十二,在过去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。为什么?花朝也。

    花朝,就是俗话说的“百花生日”,是过去中国民间最艳美的一个节日。但花朝之期,各地并不完全相同。最早的选在二月初二,就是“龙抬头”那天。以牡丹花闻名的洛阳,就是以二月二日为花朝。清人汪灏《广群芳谱·天时谱二》引《翰墨记》称:“洛阳风俗,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。士庶游玩,又为‘挑菜节’。”

    (牡丹)

    洛阳花朝很出名,唐宋文人留下的诗文多多。唐朝诗人白居易便很喜欢过花朝节,其《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》中称,“心期二月二”:

    众皆赏春色,君独怜春意。

    春意竟如何,老夫知此味。

    烛余减夜漏,衾暖添朝睡。

    恬和台上风,虚润池边地。

    开迟花养艳,语懒莺含思。

    似讶隔年斋,如劝迎春醉。

    何日同宴游,心期二月二。

    也有的地方以二月初十、二月十二、二月十五。如浙江有些地方,便以二月十五为花朝。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·二月望》在这样的说法:“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,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、百花争放之时,最堪游赏。”

    (自赏)

    但最普遍的是二月十二,在南方、北方都流行,如北京、开封、苏州,过去都以二月十二为花朝。南宋诗人杨万里《诚斋诗话》便称:“东京(今开封)二月十二日花朝,为扑蝶会。”

    清朝时二月十二花朝之日,老北京会有很多活动。清人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,这一天:“幽人韵士,赋诗唱和。”此时的北京,“春早时赏牡丹,惟天坛南北廊、永定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最胜。除姚黄魏紫之外,有夭红、浅绿,金边各种,江南所无也。 ”

    (玫瑰)

    古人如何赏花?花之美在乎“色”,更在乎“香”,所谓的“国色天香”,缺一不可。

    古人看重花香,与“香气养性”的观念有关。古人对香颇有讲究,分出“养口”、“养鼻”、“养目”等不同类别,花香属于“养鼻”类。《荀子·礼论篇》即称:“豢稻梁,五味调香,所以养口也;椒兰芬苾,所以养鼻也……”

    春有梅香,夏有荷香,秋有桂香,冬有瑞香……花之香至极品,则称为“天香”,与生俱来,美如天然。牡丹花香、梅香、桂香等花香,都曾被称作“天香”,如唐中书舍人李正封的名句:“天香夜染衣,国色朝酣酒”,写的是牡丹花香;唐诗人宋之问诗句:“桂子月中落, 天香云外飘”,写的是桂花香。

    瑞花与牡丹一样,也是古人眼里的吉祥花。

    (牡丹)

    瑞花特香,一盆在屋,满室生香。瑞花之香被称为“睡香”,宋陶穀《清异录·百花门》“睡香”条称:“庐山瑞香花,始缘一比丘昼寝盘石上,梦中闻花香烈酷不可名,既觉,寻香求之,因名‘睡香’。四方奇之,谓乃花中祥瑞,遂以瑞易睡。”

    但是古代文最推崇的花香是兰花之香,迷了中国人三千年!

    明人张谦德《瓶花谱·品花》中,将花卉分成为九品,其中第一品有9种,兰花为一品之首,后面依次为牡丹、梅、细叶菊、水仙、滇茶、瑞香、菖阳。这种9种花均以香气特别胜出,可见古人对兰花香的青睐。

    (兰花)

    兰花香在北宋时称为“香祖”,宋人陶谷《清异录·草木门》“香祖”条称:“兰虽吐一花,室中亦馥郁袭人,弥旬不歇,故江南人以兰为‘香祖’。”孔子在作《猗兰操》时认为,兰香“当为王者香”。先秦人还封之为“国香”,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即称:“以兰有国香,人服媚之如是。”

    为什么古人这么推崇兰花香?其妙在于“兰香不可近闻”,香气如幽灵一样,飘浮不定,若有若无,故古人称之为“幽香”。

    (看花看人)

    (注,部分图源网络)
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